【导读】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互联网发布:201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连词“而”在片段阅读中的用法,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黑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hljhtjy)或加入国考
交流群【423764846】
【添加微信客服】
黑龙江华图咨询电话:0451-88882340
|
在线咨询:
|
黑龙江国考微信
了解最新考试资讯,考情考务和备考资料
在解答片段阅读这类题型时,从关联词入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找到文段中的关联词,有助于理清句与句之间复杂的逻辑关系以及整个文段的行文脉络,且往往能够使考生迅速而准确地找到文段的主旨句。这种方法对于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断题尤其重要。
但是,有些关联词,其本身具有多重含义,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所引导的关联关系可能有很大的差别。此时,如果只凭借关联词进行判断而脱离了整个文段的语境,很可能对文段的语义关系做出错误的理解,直接影响答案的正确率。关联词“而”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多重含义和多种使用方法的词。
在古代汉语中,“而”字的用途很广泛,具有名词、连词、动词、代词、助词等多种词性功能;作连词时,词义非常丰富,可以表示转折、并列、递进、承接、假设、因果等多种关联关系。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表转折,意为“然而”;“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中表并列,意为“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表递进,意为“进而”;“野芳发而幽香”中表因果,意为“因而”等等。随着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而”的很多词性和词义都已经退化。在现代汉语中,“而”字作为连词,主要表达转折、并列、承接等意义。“而”字也常出现在公考行测言语部分,其作为转折连词的情形比较多,语义关系也比较明显,因此大会把“而”放在转折关系中讲,这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事实上,“而”表并列的情况在历年真题中也经常出现。下面,专家就来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具体分析。
“而”字在表并列时,通常不太容易辨认,需要结合整个文段综合分析。并列关系一般出现在“分——分”结构的文段中,此种情况下,“而”字前后的观点是同等重要、不分主次的。在概括文段主旨或判断作者意图时,需要兼顾“而”字前后的观点。如果将“而”理解为转折连词,很有可能选择了偏重“而”字后面的观点的干扰项。例如下面两道例题:
【例1】对于外人来说,武陵源有着难以描述的神奇与秀丽。而在当地土家族人眼中,每座形态各异的石峰,都能演绎出一个神奇古老的传说。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居住在武陵源的人都是土家族人
B.武陵源在当地人眼中并不怎么秀丽。
C.外人对武陵源的古老传说大多并不怎么了解
D.武陵源无论对外人还是对当地人都是有魅力的
【解析】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只由两句话构成,中间由一个连词“而”连接。通读两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是从“武陵源”这一个问题出发,阐述了“外人”和“当地土家族人”两种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因此两句话是并列结构,且为反向并列。“而”字前后的内容是同等重要的,并没有观点上的侧重。故归纳主旨句时应兼顾前后两句话,全面概括。观察四个选项,只有D选项既提到了“外人”又提到了“当地土家族人”。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