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图大学生村官考试网同步黑龙江华图发布: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测精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电脑的问世让人类制造,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 微信客服:huatu170】或加入备考交流群【782395809】,更多资讯请关注黑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hljhtjy)。
黑龙江华图咨询电话:0451-88882340
|
6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电脑的问世让人类制造这样的机器 “耳朵” 成为可能。20 世纪 60 年代, 科学家开始在实验室里研究声控技术的核心———语言识别技术。 20世纪 70 年代末, 微电脑的出现更是让声控技术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微电脑处理与存贮信息的神奇功能, 以及它低廉的价格、 小巧的体积, 为声控技术走出实验室创造了必要条件, 人们由此开启了实际应用声控技术的新时期。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声控技术的发展
B. 语言识别技术的诞生
C. 应用声控技术时代的来临
D. 作为声控技术基础的电脑技术的发展
【答案】C【解析】第一步, 分析文段。 文段开头为背景铺垫, 介绍电脑产生使声控技术成为可能,随后介绍了不同时期声控技术的发展, 包括60 年代开始研究声控技术的核心,70 年代声控技术的飞跃发展, 最后 “由此” 表总结, 人们开始了实际应用声控技术的新时期。所以整个文段讲的是声控技术的逐步发展过程, 以及步入新时期这一结果和意义。 文段是 “分—总” 结构, 尾句是主旨句。第二步, 对比选项。C 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 选择C 选项。【拓展】A 项: “声控技术” 过于宽泛, 未强调出 “应用”。B 项: “语言识别技术” 是20世纪 60 年代研究的核心, 非重点。D 项: “电脑技术” 非重点。
67. 在照相技术诞生以前, 那些已经损坏消失或因种种原因无法收藏的文物, 就是依靠墨拓进入研究者的视域的。 而且许多文物需要妥善收藏与精心保护, 不能反复触碰, 通过墨拓, 研究者既可以取得研究所需的材料, 又能避免多次接触文物, 使文物遭受污染或损坏。 现代照相技术十分发达, 但是细节上的呈现仍然不如墨拓直观清晰。墨拓可以将石刻、 古器物上的文字和图案清晰的显现在纸上, 供研究者利用。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 墨拓在文物保存文献研究方面比照相技术更为优越
B. 研究者利用墨拓研究石刻与古器物已具有悠久历史
C. 墨拓对于研究历史文献与保存文物具有重要的价值
D. 墨拓与照相技术在文献研究保护方面具有不同价值
【答案】C【解析】第一步, 分析文段。 文段首句介绍了照相技术诞生前, 墨拓对于文物研究具重要意义, 即可以给研究者提供已经损坏或无法收藏文物的资料和文献。 紧接着介绍了墨拓的另一个优点, 即通过墨拓或可以减少对文物的接触和损坏, 对文物保护有重要意义。 最后通过与现代照相技术的对比, 提出墨拓在细节呈现方面更具优势, 可以将石刻、 古器物上的文字和图案清晰显示在纸上供研究者使用。 文段为 “分—分” 的结构,主要说明了墨拓在研究文献和文物保护、 保存方面有重要意义。第二步, 对比选项。C 选项是对文段的总结归纳。因此, 选择C 选项。【拓展】A 项: “墨拓在文物保存文献比照相技术优越” 文段未提及, 属于无中生有, 文中说的是墨拓相较于照相技术在细节呈现方面更具优势。B 项: 偏离文段重点, 文段不是说墨拓的历史悠久, 而重在说明墨拓在文物保存与文献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D 项: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68. 人类社会不是单向度的线性发展, 得失之间的利弊需要仔细衡量。 在雕版印刷快速发展之际, 苏东坡曾对青年学子处于日传万纸的环境中 “束书不观, 游谈无根”的状态浩叹不已, 我们今天何尝不是如此。 电子媒体确实带来了文献获取的便利和平权, 但是陷入信息海洋中的人类是否比以往吸收并传承了更多的知识, 且因此生发出更高的智慧呢?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观点是:
A. 信息技术发展带给人类的利弊需要仔细权衡
B. 人类陷入了信息海洋但并未汲取到更多知识
C. 文献获取的便利并未给所有人带来多少智慧
D. 尽管目前知识获取便利但其中也隐藏着弊端
【答案】C【解析】第一步, 分析文段。 文段首句指出人类社会不是单向度的线性发展, 利弊需要衡量, 接着以雕版印刷快速发展为例进行论证, 尾句通过转折强调陷入信息海洋中的人类也许并未比以往吸收并传承了更多的知识, 最后通过 “因此” 引出文段结论和重点,即人们并未因文献获取的便利生发出更高的智慧。第二步, 对比选项。C 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 选择C 选项。【拓展】A 项: 为文段首句内容, 非重点。B 项: 为尾句 “因此” 前内容, 非重点。D 项:未提及关键词 “生发出智慧”。
69.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不少扶贫项目粗放 “漫灌”, 针对性不强, 更多的是在 “扶农” 而不是 “扶贫”。 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 居住在边远山区、 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是扶贫开发难啃的 “硬骨头”, 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 但是, 因为补助资金少, 所以, 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 贫困的特别是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 新村扶贫、 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 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 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 且受益也相对较少。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 概括扶贫搬迁中存在的问题
B. 概括 “扶农” 与 “扶贫” 的关系
C. 论述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
D. 强调扶贫的重要性
【答案】C【解析】第一步, 分析文段。 文段首句提出观点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之后列举了扶贫搬迁工程的例子, 最后还列举了新村扶贫等项目存在问题的例子, 都在论证首句的观点。 整个文段为 “总—分” 结构, 首句为主旨句。第二步, 对比选项。C 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 选择C 选项。【拓展】A 项: “扶贫搬迁” 为例子表述, 非重点。B 项和 D 项: “ ‘扶农’ 与 ‘扶贫’ 的关系” “重要性” 无中生有。
70. 在基层工作中, 长期直面各种矛盾和诱惑, 不断经受大事急事难事烦事的考验, 可以在挑重担、 啃硬骨头、 接烫手山芋的磨砺中壮筋骨、 长才干, 练就忠诚、 干净、 担当的政治品格, 培养坚忍不拔、 百折不挠的性格, 成长为处理各种矛盾问题的高手, 发展成治理社会、 发展经济的能人。上述文段主要说明了:
A. 基层锻炼是干部培养的必要条件
B. 基层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C. 基层需要能力强的干部
D. 基层工作有助于干部成长
【答案】D【解析】第一步, 分析文段。 文段先指出在基层工作面临的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长才干, 练就政治品格, 培养精神, 最终成长为高手和能人。 文段主要讲的就是基层工作对干部的影响。第二步, 对比选项。D 项是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因此, 选择D 选项。【拓展】A 项: “必要条件” 过于绝对, 且文段说的是 “干部成长” 而不是 “干部培养”。B 项: 对应文段开头的内容, 非重点。C 项: 原文未提及, 无中生有。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微信客服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406号华图教育
客服热线:0451-88882340
网站://haerbin.hu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