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图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网同步中国教师资格网发布: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综合素质阅读理解能力试题,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联系【黑龙江华图热线】 ,更多资讯请关注黑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hljhtjy)及教师备考交流群【690352474】,黑龙江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451-88882340
黑龙江华图咨询电话:0451-88882340
|
2023教师上岸交流群
材料分析题
1.材料:
世界各国文化都包含无形和有形两个层面,这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称为“道”和“艺”。各种具体的学问,可称为“艺”;万物共通的道理,可称为“道”。
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并着重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
“道”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道文化”也不为过。它以传道、明道、行道为指归,以求道、悟道、证道为根本,以载道为内涵,以达道为究竟。儒家将其表述为“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有心悟”,下学“人伦日用”,上达“天道性命”,就是说要从具体的“艺”上升到“道”,用“道”来指导“艺”。
“艺”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孔子在《礼记》中多次提到要以“六艺”来教育青少年。“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指各种礼仪规范、唱歌、跳舞等,属于文艺范畴;射御包括射箭、骑马等体育运动,属于武艺范畴;书数指书法、算数、天文地理等知识,属于技艺范畴。因此,“艺”包含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朱熹《大学章句·序》中提到:“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可见,古人从小就要学习诸多“艺”层面的知识,这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举例来说,武艺中的“射”在古代是相当被重视的活动,因为它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通过这项活动还可以培养心性;射箭时必须身端体正,精力集中,心无旁骛,若射不中也当反躬自问,而非怨天尤人。古人通过简单的“射”提炼出了丰富的“道”的内涵。
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却懂得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观念就是从戏曲、说唱中学得的。传统戏曲作为一种“高台教化”,其中的正邪虽然过于脸谱化,但恰恰是这些让人们懂得了善恶之分。艺术的呈现和发展,一定要遵从“由艺臻道,以道统艺”的传统精神,努力恢复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本来功能,不要让艺术异化为拼比技巧、追逐名利、刺激感官、煽动人欲、腐蚀心灵、污染社会的玩物。
天地万物,道统为一。《中庸》中讲“道不远人”,但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道”的存在。“道”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气”,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精神、能量,跟具体操作层面的气功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精神力量。而各种门类的“艺”都是可见、可听、可感的,必须通过视、闻、摸去体会内部所包含的道理,通过外在的形象,达到对其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与认同,得到更高层次的智慧。
中国古典文化极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视为文化之魂魄。我们可以从提倡、宣扬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以达到恢复、增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的道与艺》)
问题:
(1)文章认为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分别有何特点?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
(2)文章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10分)
2.材料:
蒙昧——野蛮——文明,这实在是一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人类学家常常把它们作为人类早期演进的三大阶段,那么,我们当然早已进入文明,而且千万年下来,早已进入一种充分成熟的文明。我们的一切举止作为,好像应该都有一些心照不宣的公认前提。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蒙昧和野蛮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时时滋生。它们理所当然地把嘲谑和消解文明作为自己的生存本能。没想到文明对此毫无警觉,它太相信那个所谓心照不宣的公认前提,对周围的世界仍然一往情深。
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当作存在。文明的伤心处,不在于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伤痕累累,而在于把蒙昧和野蛮错看成文明。
在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的现场,一个母亲高举着婴儿喊道:“他还是个孩子!”然而喊声换来的是笑声和枪声。她原以为还有一个在人性边界上的最后前提,事实上这里已没有这个前提。
在“文革”初期“破四旧”的熊熊火光中,一位老人抓住了一双握着几卷古画的手,低声相告:“这是郑板桥的真迹!”然而还没有等他说第二句,一蓬新的火焰早已腾起。他原以为还有一个文化价值上的起码前提,事实上这里已没有这个前提。
固然,这些都是特例。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举目四顾,原以为有前提而事实上没有前提的实例比比皆是,只不过性质完全不同于杀人放火这样的特例罢了。
(摘编自余秋雨《文明的碎片》)
问题:
(1)材料第三段“把蒙昧和野蛮错看成文明”中的“文明”指的是什么?(4分)
(2)你同意作者提出的观点吗?请阐述看法。(10分)
3.材料:
一个人的目光发自他的内心世界。目光的颜色表征了一个人的信仰与观点,而它与自然光的偏离程度则衡量着他的阅世是否成熟。目光的视野大小反映了一个人的胸怀。目光的温度流露出一个人的情感。目光的光压显示了一个人的勇气、决心与意志。一束怯懦的目光,光压几乎接近于零。目光的高低常与一个人地位的尊卑相联系。目光的深浅则透着一个人的睿智、聪慧与文化修养。而目光的真伪完全是一个人是否诚实的标志。
目光还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气质。如他的人格品味,机智程度,灵气天分,城府心机,阅历深浅,胸襟气度,风范操守,文化素养,行为习惯……从一个人的目光里,你可以读出他的心灵,看到他更为深层次的内涵。怪不得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不过,眼睛确实是一个人最有神韵的地方。
有的人相信名片上的官衔,有的人甚至妄言,服装是一个人的“第二名片”。实际上,这两者都是最容易伪造的。而一个人的目光才是高度“防伪”的。一个人可以很容易改变他的服装,但却难以改变他的目光。据《世说新语·容止》记载,当年曹操接见匈奴使臣,他自以为形陋不足以向远方强悍之国显示天威,特叫崔季珪代他充当大王角色,自己则握刀立旁充做侍从。事后有人问使臣:“魏王如何?”匈奴使臣回答说,魏王形态仪表倒也不凡,但是旁座那位目光炯炯有神的握刀人才是真英雄。
善良的人们,要把握住自己的目光,去辨真伪,发现美,择良善,并发出自己纯净善良的目光。我们每一个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的各种光照之下,同时也生活在社会的众人目光之中。这个世界若是更多些真、善、美的目光,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摘编自詹克明《目光》)
问题:
(1)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目光所反映的一个人的特性。(4分)
(2)文章用“真假魏王”的例子旨在说明什么?请简要分析。(10分)
材料分析题
1.(1)①“道”是指万物共通的道理,是无形的;它在中国文化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艺是指具体的学问,是有形的;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包括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
(2)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两者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即“由艺臻道,以道统艺”。①“由艺臻道”。中国古典文化将“道”视为文化的魂魄,我们可以从提倡,宣扬古典文化中的“艺”入手,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达到恢复、增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②“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艺”要有“道”来统摄,要有一个指导思想或者价值观念。即艺术的实践和发展遵循“以道统艺”的传统精神,可以恢复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本来功能,避免让艺术异化为一种玩物丧志的状态。③“道”是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精神力量,而“艺”是可见、可听、可感的,必须通过外在的形象,才能达到对其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与认同,得到更高层次的智慧。因此,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
2.(1)这里的“文明”指当暴力和野蛮占据了统治地位的时候,广大人民会丧失对于公正善良等普世价值的认可,而把“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等丑恶现象看作合情合理之事的一种扭曲的认知状态。
(2)我同意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文明是附带了前提的,这个前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所默许的,但这个默许并不一定会一直存在。当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的时候,人们的观念发生改变,因此对于文明的默许也可能会消失。比如,虽然人们普遍认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大家生活在和谐的氛围中。但当发生饥荒、战争等突发事件时,为了生存,人们会变得野蛮和自私起来,这时互相争夺资源、打击对方的现象就会普遍存在。这并不是说人是一种虚伪的动物,而是说任何文明的状态都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而我们所能做的,并不是改变这一规律,而是尽量努力使我们能够支付这种代价,避免文明遭到破坏。
3.(1)目光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综合气质。目光可以表征一个人的信仰与观点,衡量他是否成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胸怀;可以流露出他的情感;可以显示一个人的勇气、决心与意志;可以联系到个人地位的尊卑;可以透露睿智、聪慧与文化修养;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质是否诚实;还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灵,甚至更为深层次的内涵。
(2)文章利用“真假魏王”的例子旨在说明目光在识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一个人可以很容易改变服装、官衔,但是难以改变他的目光。目光是心灵的窗户,是一个人综合气质的体现,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该把握自己的目光,不要被外在迷惑,要去辨别真伪、发现美和善良;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发出自己的纯净目光,让社会充满真、善、美。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微信客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406号华图教育
客服热线:0451-88882340
网站://haerbin.hu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