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面试热点:“儿媳举报公公”式反腐让谁尴尬
空面试热点相关背景近日,一篇《府谷国土局副局长遭儿媳公开举报被双规》的帖子在网上疯传。陕西府谷县国土局副局长张少军的儿子张某,与王某以夫妻名义生活并育有一子,因张某出轨等矛盾两人闹“离婚”,男方父母以两人未领结婚证为由,要求王某净身出户。今年4月,王某向榆林、府谷两级纪委举报张少军贪污腐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目前,张少军已被双规。(9月29日《华商报》)空面试热点独家解析@潍坊晚报李明志:依据王某的举报内容,其公公仅住房就有20多套,民间放贷及巨额存款几千万元,多数挂在其妻子、儿子和女儿名下。此外,张少军还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收受贿赂,为家人、亲戚牟取非法利益。虽然这些尚未得到全部证实,但张少军被双规的事实,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试想,一个副科级官员,家中无人经营产业,如何攒下这笔巨额财富?另一方面,当地有关部门对此却似乎毫不知情,直到张少军被“儿媳”举报之后,才介入调查,难道这家人伪装功夫如此过硬?看看被“儿媳”举报的张少军,非但无意刻意保持低调,反而表现得很是张狂:刁难其他单位公然吃拿卡要不说,全家更是频频出入高档消费场所……可以说,张少军已然将斑斑劣迹公之于众,纪检监察部门焉能不知?可现实是,在自上而下的反腐高压态势下,张少军的贪腐之路却走得如此从容淡定,这正常吗?不难想象,如果不是王某受了张家人过分的欺负,被排挤出这个小利益集团,她还会选择举报吗?如果没有王某这封举报信,在当地深耕十几年的张少军,东窗事发之日又在何时?一名一直在“自我举报”的官员,理应早就引起当地纪检监察部门的注意并果断采取行动,但最终却是因为偶发的“儿媳举报”把事情闹大,这才“阴沟里翻船”,引来公权介入。这样一条更多充斥着戏剧性的反腐路径,难免令人如鲠在喉、深感悲哀。换言之,“窝里斗”式反腐的故事内容或许很精彩、很好看,却无法成为网友口中的“反腐利器”,充其量最多不过是“意外收获”。类似的案例也一再说明,现实和真正制度化、法治化反腐,远不是“一个儿媳妇”“一个媳妇”或“一个情妇”的距离。@东方早报:按王某举报信中的描述,张少军仅住房就有20多套,已查实的有7套住房和2处商铺,还有几千万元的民间放贷及巨额存款。目前看来,王某举报的内容或许有夸大之处,但总体上不会有大的出入,她的举报直接导致张少军被双规,就是一个能够说明问题的初步结果。直到张少军被“儿媳”举报之后,有关部门才介入调查。难道府谷县至今仍未按照中央和陕西省的规定,全面实行官员个人事项和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吗?如果当地已实行官员个人事项和家庭财产申报制度,那么张少军为何又成了“漏网之鱼”呢?张少军实际上生活在一个“监管真空”之中,有关部门在干部管理、执纪执法方面消极怠惰甚至失职渎职,于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情妇举报贪官”“老婆举报老公”一样,“儿媳举报公公”之类反腐故事或许很精彩,却难以成为真正的反腐利器。@东北新闻网:张少军落马了,我们拍案称快的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蛀虫”不被自己家人举报,是否会继续贪腐更多的国家财产,是否还会继续败坏党内风气,损害党员干部的“公仆形象”?而就其职业生涯,我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何在干部提拔选任的严密程序之下,这种“带病”的干部能够扶摇直上被提拔到国土局副局长的位子?可见其所在当地的干部选任机制着实是让人担忧,更是发人深思。值得我们深思的不仅仅在其“带病”被“提拔”上,张少军任职期间贪污腐败,且不说其个人钱财多少是否容易被查,但就其房产那么多,为何当地的纪检部门就没有一丝察觉?我们不禁要问干部监管去了哪里?张少军的落马对用人部门应产生足够的警醒作用,《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印发后,在选人用人、提拔干部方面,用人单位更要把好“质量”关,坚持人选标准,严格履行程序,要大力培养、大胆使用忠诚干净担当、谋改革促发展实绩突出的干部,避免“蛀虫”混入队伍滥竽充数。在干部管理上更要坚持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对党员干部存在的“权力寻租”、贪腐受贿之举要强化惩处力度,以正党风、以肃党纪,唯有此才能有力地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张少军的案例,也应被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所警示,所谓:小事上忠心,大事才可托付。身为党员干部,只有牢记“公仆”意识,从小从细做起,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更好的践行好群众路线,助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时评界张莉:据记者调查当事人得知,此次网上实名举报实乃一出家庭闹剧,有关“公公包养情人”一说由于举报者葛女士无法说出具体人,只表示是听其丈夫所说,因而无法得到证实。同时,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对杨姓处长的事情表态,认为杨某为人正直,“包养情人”一说无中生有。根据对当事人和旁人的取证结果来看,葛女士完全存在通过编造谣言诋毁声誉的方式来处理家庭矛盾的非理性行为。其实,任何家庭都可能因为各种家务琐事而导致家庭矛盾,其中,尤以婆媳矛盾最为突出,几乎是一个共识。基于这样的情况,即使此事件本来非常平凡普通,但因为其“主角”为处长,是官员,因而受到了公众的大力“追捧”。特别是近段时间有关官员的隐私,都未能逃过公众的“火眼金睛”,在这个风口浪尖上,葛女士却主动“出击”,实名举报公公包养情人,正好“迎合”了公众的知晓欲,吸引了公众的眼球。随着事件的发展,真相逐渐水落石出,包养之说是葛女士在遇到家庭琐事方时采取的偏激行为,让人哭笑不得。此举不但不能有效解决家庭矛盾,“无中生有”的家丑还外扬,成为公众的笑料,极大地损毁了当事人的声誉,对自己也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此闹剧中儿媳妇和公公都是在一个单位,公公还是人事处处长,不得不让网民猜疑,媳妇的工作难道是公公安排不当才被举报吗?有话好好说,有意见建议请理性表达。笔者认为,处长“包养情人”之说既让当事人得不偿失,也让观众大呼“上当”,纯属家庭闹剧,根本是子虚乌有,公众表示伤不起。@互动中国:与其说当事人是为了公共目的“大义灭亲”,不若说是借此实现个人的“复仇”。因为众所周知,相比较正常手段的博弈,揭露自己所掌握的官员腐败信息,是他们最大也最具杀伤力的筹码与手段。当然,因此而令问题官员露出原形,并最终受到法律的惩戒,也算是为反腐作了增量贡献。但此种反腐套路愈多,却愈加证明在常规性的制度反腐上,仍存在着太多的漏洞。就以此案为例,王某举报称张少军仅住房就有20余套,目前已被落实的也有7套房和2处商铺;其个人除拥价值千万元的房产外,还有几千万的民间放贷及巨额存款,但多数在其妻子与儿女名下;且张少军及其家人还频繁出入高档场所。若此类信息属实,很显然,问题官员张少军及其家人无疑很难称得上是低调。那么如此张扬的问题官员,却为何只能等到因偶然性的家庭内讧方才被发现?常规性的监督手段,真未能发现一点蛛丝马迹?值得一提的是,像张少军作为县国土局副局长这一级别的官员,在当前的权力监督体系中更具某种特殊性。一方面,谁都知道这更应该是一个必须加强监督的“肥差”岗位;另一方面,按照最新的相关规定,县处级副职以上干部应进行家庭财产申报,个别地区还扩展至副科级以上,而县国土局副局长的级别恰好处于这套标准的模糊地带,这使得其享有了更宽松的被监督环境。由此或也说明,单纯以行政级别来界定官员是否应申报财产,仍具有改进空间。而到底还有多少类似的游离于核心监督之外的隐形问题官员待发掘,更值得深思。目前,被儿媳举报后的张少军已被纪检部门双规,“儿媳反腐”算是“初战告捷”。但在全面深化反腐、反腐亟待由治标向治本升级的大背景下,这类“插曲”带给社会更多的恐怕只是狗血话题与谈资罢了,要说成果,它不过依然只是例外性的反腐成果。而反腐由治标向治本的跃升,一个最大的特定,就是应更多让制度来发现腐败,将腐败纳入没有例外的制度约束下。就此而言,“儿媳反腐”等非常规性举报的灵验程度,恰恰丈量出我们离制度反腐的距离。华图解析:这是一起典型的“老子腐败,儿子疯狂”,最后引起家庭内讧,“儿媳”王某“大义灭亲”。虽然说,王某是迫不得已,为了自己的平安,身不由己地举报自己的“公公”,但是,不得不说,王某的正义行动还是值得被叫好、点赞的。如果说她迟疑一点,可能这个官员中的“蛀虫”还不会被发现,可以说,反腐倡廉就需要王某这样的果敢。从结果来看,高举反腐旗帜,也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为自己出了一口气,让恶人不得好报,让无情无义的人没有好下场,让群众拍手称快。其实,这事儿搁在四五年前,只能说是寻常。因为,那时被小偷偷出来的贪官、因房屋漏水维护修出来的贪官、因情妇遭弃反水举报出来的贪官,包括遗失皮带露出马脚的贪官多了去了,被查处的不少大贪巨贪,往往是因偶然因素“马失前蹄”。有了这样的背景,此番“儿媳举报公公”本不会让人觉得新鲜,但为什么仍然引起那么大的关注呢?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加大了反腐惩恶的力度,既打“老虎”,又不放过“苍蝇”,力度和强度对官员形成了有力威慑,让一些腐败官员无处可躲,最终,为自己的错误自食恶果。然而,这张副局长却成了漏网之鱼,这也说明,当地的法纪监督等常规监控措施是失灵和失效的。不管怎么说,现在的中国,只要能拌倒贪官便是大功臣,这似乎众人已达成了共识。原因,在当前中国民众面对贪污腐败,无可奈何之时,于是只能盼“情妇反水”“亲人举报”“窝里斗”反正贪官倒下,总是一种福音。然而这种思维的存在,会使民众产生一种依赖性,当人人希望反腐靠他人,盼某些“能人”清官来清算,最后只能是刚拉下一个贪官,又来一个贪官罢了。所以,反腐最终还是要靠行之有效的制度以及法纪监督措施,希望这些可以让有关部门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