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考面试热点:“双减”政策下的的K12教育
2021年5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在8月左右陆续于各大城市开始试点。《意见》明确指出: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双减”政策一经出台,意味着K12教育行业的校外培训机构要“变天了”。然而,部分家长对这样一项促进教育公平的好政策并不买账,K12教育行业内也是哀鸿一片。国家为何要叫停校外培训机构?若是不规范,整顿即可。若是涉及民生营利,私立学校和私立医院也不少。若是避免垄断,校外培训机构品牌多如牛毛,竞争激烈程度不输买房摇号。因此,叫停的原因须得从教育的根本目的谈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塑造“四有青年”,是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中国的学生经历小学到高中的阶段学习,通过高考筛选出不同层次的人才,接受不同水平的教育。换而言之,高考即是中国人才的选拔制度。然而,校外培训机构的疯狂发展打破了这一平衡。这些机构靠着描绘一个又一个“名校梦”,吸引众多富裕的家长拿着大把的资金找到校外机构疯狂补习,课后巩固、课中回顾,甚至是超前补习。校外机构的营利本质决定着他们一定会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双手奉送给富人的孩子。穷人的孩子除非天赋异禀,并且还得付出乘以十倍的努力,否则只能被高等教育学府拒之门外。校外机构和家长的联系如此复杂,那么他们同学校教师之间的又是怎样的联系呢?绝大多数的K12教育行业的校外培训机构都没有对于辅导老师的培养机制,辅导时间也正好处在校内老师的休息时间。于是,校外培训机构将“人才引进”的大方向瞄准了校内老师。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倘若校内老师在休息之余还要到校外辅导机构“兼职”,这留给校内课堂的精力恐怕所剩无几。此外,据调查表明,许多校内老师存在着校内课堂只讲解基本知识,校外辅导机构才传授“武功绝学”。中国的基本国情本就让城乡教育资源难以实现平衡发展,如此一来岂不雪上加霜?富裕家庭的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贫困家庭的孩子真的要输在起跑线上吗?答案是否定的。“双减”政策的出台,带来的是K12教育行业的颠覆性变革,校外培训机构中的公办学校老师将会回归课堂,一些资历尚浅的年轻教育者也会实现职业转型。而对于孩子们,将以更加平等的姿态接受更加公平的教育,或是进入名校深造,或是进入职业教育学习专业技术。总之,教育不公平的因素变少了,未来的人才层次将会更加明晰。至于“双减”政策下的K12教育培训行业,或许会迎来严冬的考验,但只要转型成功,或许就能明白教育真正的目的与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