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黑龙江华图发布:国家公务员行测之常识判断每日一练:2024年10月18日,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黑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hljhtjy)或加入国考 交流群【423764846】 【添加微信客服】
黑龙江华图咨询电话:0451-88882340
|
了解最新考试资讯,考情考务和备考资料
国家公务员行测之常识判断每日一练:2024年10月18日
国家公务员行测之常识判断每日一练:2024年10月18日!由黑龙江华图提供在线答疑。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相关考试技巧,国考公告职位表,国考公告发布时间,国考笔试时间快讯等相关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局 官方网址以及黑龙江华图,值得信赖!
24.下列道地药材与其生产地,功效对应均正确的是:
A.人参——吉林——大补元气,宁神益智
B.贝母——广东——养血润肺,化痰止咳
C.三七——云南——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D.枸杞——宁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
第二步,人参是五加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分布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黑龙江东部。主要功效是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A项中的人参产地吉林,功效“大补元气,宁神益智”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贝母,百合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统称。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功效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通常用于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贝母产地并非广东。B项错误。
C项:三七,五加科,主产于云南文山州。主要功效是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治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三七的功效并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C项错误。
D项:枸杞,茄科,产于宁夏,内蒙古、新疆等地。功效有养肝,滋肾,润肺。枸杞的功效并非散瘀止血,消肿定痛。D项错误。
更多的国考备考以及考试大纲可以关注“国家公务员局专题”及“国家公务员局”官方网址发布,考生们应提前备考,轻松面对国家公务员考试。更多资讯请关注黑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hljhtjy),黑龙江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451-88882340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公务员备考指导老师《《《
报考指导老师 | 省份 | 类型 | 选择地市 | 展示 |
加老师领取备考资料 | 黑龙江 | 公务员 | 点击进入 |
相关备考问题有: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例题1:环境保护主义是一种信念,是一种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强烈愿望。要实现这一愿望,就必须树立一种自然共同体的意识,即将人类在共同体中的征服者角色,变为这一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一种道德意识,人们才有可能在运用其在这一共同体中的权利时,感到所负有的对这个共同体的义务。这不仅依赖对自然本质的科学理解,也依赖在了解基础上建立起的对自然的感情。
文段最后一句话中的“这”指的是:
A.自然共同体意识的树立
B.对自然共同体的义务
C.热爱自然的感情
D.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愿望
(答案:A。首句指出环境保护主义“是一种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强烈愿望”,次句说明“要实现这一愿望,就必须树立一种自然共同体的意识”,第三句说明“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一种道德意识”的重要意义,最后归结到“这不仅依赖……,也依赖……”,即实现这种意识的条件。因此,可知“这”指的是“自然共同体意识的树立”,正确答案为A。)
例题2: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B.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C.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D.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答案:A。这段文字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首句介绍先秦时期“开启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次句以“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作为统摄,然后列举分立、对峙、统一等不同的历史格局下,各王朝的具体表现,论证此前观点。最后归结到“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这一认识。因此,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正确答案为A。)
例题3:中国道路的成功开创不仅创造了中国奇迹,而且创造了中国经验。中国经验无疑是中国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______。但是,中国经验作为中国道路的积极成果,也是在遵循历史发展和现代化发展规律、吸收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行探索的重要产物,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因而又具有一定的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地域性国际性 B.实践性理论性
C.先进性创新性 D.特殊性普遍性
(答案:D。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中国经验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反映了一般规律。第一空,中国经验是在开创中国道路的实践中取得的,所以具有“实践性”“特殊性”。“地域性”“先进性”与前文语境不符,故不选。第二空,中国经验吸收了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又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所以具有“国际性”“普遍性”与“创新性”,其中“普遍性”最为合适。此处并没有强调“理论性”,故不选。综上,应填入“特殊性”“普遍性”,正确答案为D。)
例题4: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______。这方面,主流媒体守土有责,更要守土尽责,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牢牢______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主流媒体要敢于引导、善于疏导,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一点都不能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蔓延守护犹豫
B.扩散占据退缩
C.泛滥掌握含糊
D.滋生控制迟疑
(答案:C。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主流媒体在宣传时应发挥的作用。根据语意,第一空所填动词的主语是“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蔓延”“扩散”“泛滥”合适;“滋生”意为发生、引起,不合适。第二空所填动词的宾语是“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填入“占据”“掌握”“控制”合适,表达主动性强;“守护”强调已有主动权,保护其不被夺走,不符语意,不合适。第三空指对待原则问题的态度,与“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相对,“犹豫”“迟疑”“含糊”合适,“退缩”不合适。综上,应填入“泛滥”“掌握”“含糊”。因此,正确答案为C。)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大概什么时候出来黑龙江华图为您带来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资讯,了解更多考试招聘,请持续关注黑龙江华图教育!
点击查看》》》
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 数量 | 价格 | 点击购买 | 展示 |
2025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教材 | 4套 | 74元 | 点击购买 |
相关备考知识点有: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中强调:“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下列与我国矿产资源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锡矿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之一
B.新疆罗布泊是我国钾盐的主要产地之一
C.我国已在南海实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
D.我国目前最大的金矿在云南省内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2023年8月10日,山东黄金集团在济南召开西岭金矿勘探成果新闻发布会,其负责勘探的西岭金矿累计探获金金属量592.186吨,刷新了国内最大单体金矿纪录。我国目前最大的金矿在山东,不在云南。D项说法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锡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由于锡质软有延展性、化学性质稳定,抗腐蚀、易熔,摩擦系数小,锡盐无毒,因此锡和锡合金在现代国防、现代工业、尖端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国锡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一直是锡的生产大国,储量和产量均居于世界前列。A项说法正确,排除。
B项:罗布泊钾盐矿床,超大型钾盐矿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端,罗布泊北区,是我国主要的钾盐产地之一。B项说法正确,排除。
C项: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宣告成功。C项说法正确,排除。
【考查秒杀技】A、B项中“之一”的表述在大部分情况下属于正确选项的特征。D项中涉及地点。时间、地点、人物是易错点,考生要特别注意。
上一篇:国家公务员行测之常识判断每日一练:2024年10月17日
下一篇:没有了
黑龙江华图微博
贴心微信客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406号华图教育
客服热线:0451-88882340
网站://haerbin.huatu.com/